开国上将宋时轮,大家都叫他“宋老鬼”,就是说他脑子转得快,应变能力特别强。
但是宋时轮从来不会违背良心说话。到了那个特殊时期,有人想让宋时轮揭发陈毅和叶剑英这两位老将。宋时轮不肯,生气地说:“你还不了解我这人很倔强吗?”
【宋时轮被下放,要求揭发两位老帅】
1966年8月,那场长达十年的动荡刚开始不久,宋时轮就被卷了进去。他被停了职,接受调查,还被派到湖北的一个农场去干农活。
宋时轮在军科院副院长的位置上干了快十年,待遇跟大军区副职一样。可这次被调动后,他的待遇一下子降了好几级,直接变成了团级干部。
宋时轮为啥被贬职了呢?说起来,还是因为他和林总,那个时候管军委的,合不来。六十年代初期,林总硬要全军都照着毛主席的思想来,还非得照搬照抄,结果把军科院的工作给搅得一团糟。宋时轮就说了:“用书上那些好话是可以的,但也不能不看实际情况啊,不然不就成了死脑筋、教条主义了嘛。”
宋时轮说话太直截了当,结果被林总揪住了把柄,被停了职还被派到农场去干活。在农场的日子里,宋时轮受了不少罪,但他心里始终向着党,向着毛主席,忠心一点没变。
1967年的某一天,宋时轮正在干活呢,突然从北京来了个人找他。这人跟宋时轮说,北京要开个会,得让他去参加。宋时轮一听,啥也没说,立马就跟那人一块儿走了。
宋时轮回到北京,住进了总参谋部的招待所。当天晚上,有个说自己是专案组的人来找他,询问他的生活情况,还说能帮他一把。
“嗯?”宋时轮心里犯了嘀咕,他现在的情况不妙,想要平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,肯定得付出点“东西”,那这个东西到底是啥呢?
见宋时轮沉默不语,那人显得有些不自在。他旁敲侧击道,明天的会上,会有两位老领导挨批,这两位正好是宋时轮在华野和军科院时的上司。要是宋时轮能站出来,拿出点“料”来大胆指认,就算是给自己记上一功了。
虽然没有直说,但宋时轮稍微一想,立刻就懂了。来人提到的那两位老帅,其实就是华野的一把手陈毅和军科院的第一任院长叶剑英。
宋时轮没有直接说明原因,只是找借口说自己回京后身体不舒服,就不参加第二天的会议了。来人听了很不高兴,话里带刺地说:“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,自己看着办吧。”
那个人说完话就走了,宋时轮气得把门重重一关。等心情平复下来,他开始细细琢磨,回想起和那两位老帅的过往......
【陈毅对宋时轮有恩】
毛主席说过,陈毅很擅长把大家团结在一起。
毛主席说得在理,陈毅管理手下确实有一套办法。像对待自己的亲信宋时轮,他就是“先骂一顿,再打几下,最后还是让他过关”。
说的“一骂”,就是宋时轮那时候不听粟裕的指挥,陈毅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。至于“二打”,是在山东打仗时,陈毅说宋时轮有军阀主义、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,让他好好反省。而“三通过”呢,讲的是陈毅对宋时轮特别关照,当华东野战军改编成第三野战军时,直接从纵队司令升到兵团司令的,就只有宋时轮一个人。
在革命岁月里,宋时轮和陈毅关系紧密,他两度担任陈毅的参谋长。陈毅对宋时轮十分看重,还曾不惜替他承担责任,差点儿因此丢掉了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的位子。
1946年的时候,蒋介石把国军里的两大厉害部队,第5军和整编74师,还有桂系的“铁军”第7军都集合起来,对山东野战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。
宋时轮是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,他提议说,咱们应该集合更多的兵力去攻打泗县县城,吃掉敌人的第7军两个团。不过,这个主意被很多打仗的兄弟们给否定了,大家都觉得桂军的战斗力强,不好对付。就连毛主席也发了电报来,提醒我们“打垮敌人的战斗别硬要变成全歼敌人的战斗”。
最后,陈毅还是采纳了宋时轮的意见,决定攻打泗县。战斗过程中,敌人的增援部队陆续到来,陈毅原本希望粟裕能来帮忙,但粟裕在苏中地区连连获胜,根本抽不开身。经过一番恶战,山东野战军虽然打死了3000多名敌人,但自己也损失了2000多人,而且还没能攻下县城。
山东野战军打了败仗后,宋时轮感到非常惭愧,主动去找陈毅认错。陈毅并没有责怪这位老朋友,反而宽慰他说:“这事儿怪我,你只是出了个作战计划嘛。”
接着,陈毅把战斗的结果老老实实告诉了军委。毛主席听了有些不高兴,提出想让徐向前来顶替陈毅的位置。但这个想法最终没实现,不然陈毅这个司令员的位子就得让出来了。
1949年刚开始的时候,华野部队就变成了第三野战军,宋时轮一下子升了三级官,直接从10纵的司令员跳到了第9兵团的司令员。
华野猛将众多,像陶勇、王必成这些将领,立的战功一点也不比宋时轮少。陈毅特意挑选宋时轮出征,足以看出他对宋时轮的信任。
【给叶帅当副手,晚年拒绝叶帅的一个要求】
宋时轮和叶剑英老帅在抗战结束后、国共两党谈判那会儿有了交集。那时候,叶剑英带着中共的代表团去了北平进行军事调解,而宋时轮正好是军调处的执行处处长。在调解的过程中,宋时轮帮叶帅一起工作,跟国民党还有美方进行了好多深入的谈判和较量。
新中国成立后,宋时轮带着9兵团去了朝鲜,在长津湖打了一场硬仗,虽然赢了但损失也不小。这件事让宋时轮受到了不少议论,回国后他就没再指挥军队,转而去军科院做了副院长。
宋时轮调到军事科学院,是叶帅亲自挑选的。1957年,当军事科学院刚开始准备建立时,叶剑英院长就邀请了宋时轮来,让他做自己的副手。宋时轮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了15年,直到1972年,叶帅把院长的位置正式交给了宋时轮。
宋时轮一直以来都帮着叶帅做事,对叶帅非常敬重,一切都听叶帅的。1976年,国家面临重要关头,宋时轮常常跑到北京西山的叶帅家里去看望他。
有一天,叶帅对宋时轮说:“你在京城这块地方,还有没有以前带过的老战友啊?”
宋时轮实话实说后,叶帅赞许地点点头:“不错,咱们得时刻保持清醒,随时准备面对各种突发状况。”
“绝对会办到!”宋时轮向叶帅拍胸脯保证道。
1980年的时候,军科院的院长宋时轮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,那就是给叶剑英元帅写传记。宋时轮对此非常重视,他马上召集了传记小组的成员开会,并强调说:“叶剑英元帅的一生和经历,在党和军队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”
在写传记的时候,宋时轮亲自上阵,多次找叶帅聊天,想要获取最准确的历史资料。到了1984年,多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,这项工作快要完成了。
那天,宋时轮去探望叶帅时,叶帅给他分配了个新任务,就是给一本传记写个前言。宋时轮一听,惊讶得不行,连忙摆手说:“叶帅,我这水平不够,哪敢写呀!”
叶帅假装生气地说:“宋时轮,你是不是嫌事情不够多啊!”接着,他又换了口气:“在这些老战友里头,你可是最懂我的人了。”
宋时轮想着恭敬推辞也不如顺从,于是就按要求做了。他首先写道:我一直是在叶剑英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做事的......
【拒绝揭发:不知道我很顽固吗】
说起来,那时候有人让宋时轮去揭露陈毅和叶剑英两位老将军,那他到底是怎么说的呢?
第二天,会议还是按原计划举行,宋时轮心里不太想去,但最后还是出席了。等轮到他发言时,他慢悠悠地点起一根烟,缓缓开口:“我还没想好怎么说呢!”
会议主持人生气了,问道:“这有什么要事先弄的,既不用写大纲也不用打腹稿,直接说就行了啊。”
宋时轮没有发火,心平气和地讲道:“我年纪大了,不中用了,写不出来的东西也讲不出来了。”
主持人被逼急了,忍不住问宋时轮怎么这个态度,得想想这么做的后果。宋时轮毫不退让,生气地反问:“你不知道我是个倔脾气吗?”
陈毅当时也在那儿,他怕牵连到宋时轮,就悄悄示意宋时轮把自己供出来。陈毅朝宋时轮使了个眼色,好像在说:讲出来吧,没问题的!
宋时轮的眼眶泛红,心里更加打定主意,绝不讲陈毅的坏话。他在心里暗暗笑话那些在场的年轻人:他们太年轻,哪知道他和陈老总之间的深厚情谊。
宋时轮不肯揭发他人,日子过得很艰难,有时得站上一整天作为惩罚,还得去清理那些又脏又臭的厕所......
但这并没动摇宋时轮的决心,他晚年时曾跟秘书打趣道:“我这人特别倔,好在运气不错,那段艰难时光总算是熬过来了。”
